作者/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
修改/ 王昕 郝俊慧 孙妍
每年3·15,《IT时报》都会重视互联网消费范畴中,跟着新使用和新服务呈现的侵略顾客权力的事情和现象,本年,这些“假”要持续打下去,盗版图书许多、临期护肤品成“假货天堂”,9.9元“换脸”马斯克,假车险等。为期一周,《IT时报》持续推出“3·15举动周”专题报导。
几百元疏通马桶、上千元替换空调零部件……日常日子中,上门修理高价收费的现象层出不穷。在本年中心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的3·15晚会上,修理“刺客”啄木鸟上门修理乱收费的状况被曝光。
但是,上门服务的“圈套”不限于此。在《IT时报》的3·15查询中,多名顾客投诉遭受“开锁刺客”,不经意间掉入了“天价开锁圈套”:本是一个简略的开锁诉求,却在暴力强拆后换锁,然后,便是上门费、开锁费、强拆费、锁把手、锁芯费……一套下来,要花费1000~3000元。
这笔钱花得值吗?
“大深夜,楼道里就我一个女生,他又是个染着赤色头发、有纹身的中年男人,这钱,给仍是不给呢?”打了一场“心理战”后,一位沪漂女生如数付出了3220元。
经大数据分析发现 ,70%线上开锁事务服务目标为独身女人,且开锁服务时刻大都在清晨时段,存在必定安全危险。
开锁职业好像活动的“安全暗码”,既承载了个人的应急需求,也面临着技能与品德的两层检测。“天价开锁”背面,除了价格与服务,更关乎人身安全。当开锁服务从线下来到线上,都亟须再为它上一道“锁”。
强拆 “开锁”成“换锁”价格翻十倍
把手锁、指纹锁、暗码锁……开个锁终究需求多少钱?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,开锁归于“技能活”,详细价格取决于锁的复杂度、是否需求损坏锁芯等要素。
《IT时报》记者在与全国多地多位顾客的对话中发现,他们的阅历存在多个共同点:作为年轻一代的互联网年代“原住民”,遇到开锁问题时最常想到的途径是线上途径;事前咨询时,商家对买卖价含糊不清,称终究由师傅确定;开锁师傅常常强烈主张暴力拆锁,消费从“开锁”晋级为“换锁”;此外,付费跳脱途径,现金或付出宝、微信等直接扫码付出成为首要的办法。
事例
一次上门开锁收费3220元
叙述起自己的阅历,在上海作业的卫卫(化名)直呼“难搞”“做了一回大冤种”。
本年新年前夕的某个深夜,卫卫和朋友吃完火锅回家,发现钥匙搞丢了。出于习气,她在美团上联络到一家名为“万佳 开锁换锁上海服务中心”的商家,页面标有“室内门/一般门开锁一口价72元”“防盗门根底开锁一口价100元”等信息。
“开锁师傅到现场后,捣鼓了半响,不只没打开门,还把手弄伤了。他还说锁开不了,有必要得换锁,要是不换,往后门关上就永久出不来。”卫卫叙述起其时的阅历,至今心有余悸。
换锁期间,由于着急寻觅自己的宠物猫,卫卫没太留意师傅的操作,等她回来,锁现已换好了。“我问他用的什么锁,多少钱,他一向闪烁其词,终究说是进口锁,由于新年时刻比较特别,加上车费、上门费、安装费、锁芯等费用,总共要了3220块!”卫卫其时就“懵”了,途径上分明写着70元左右,怎样忽然涨了这么多?
可其时已是深夜12点,卫卫又困又怕,终究只能赞同付款。